黃山日報報道
一家市級供銷社實控1家上市公司和1家擬上市公司,引入1家上市公司重組社屬企業;60多年來,資產總額翻了5200倍、銷售收入翻了近6萬倍、上繳稅收翻了9萬倍、利潤總額翻了14.6萬倍……
數字是經營成效的明證,向好數據的背后,是黃山市供銷社數年來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自我除弊與銳意執楫。
在改革深水區、攻堅戰中,市供銷社以改革創新賦能,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全方位推動社有企業發展,呈現出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向好態勢。
“改”出來的發展新活力
冬日時節,走進市供銷社社有企業黃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生產線上熱火朝天,一派生機勃勃景象。
1957年由供銷社創建,從山野田間向野生植物取寶的草棚車間出發,從1992年黃山永新裝飾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正式興辦,到2004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再到黃山市工業企業排頭兵,企業一步步由小變大,從黃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2023年末,企業資產總額39.03億元、總市值51.14億元、營業收入33.79億元。
永新股份的成功是市供銷社社有企業改革賦能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
面對飛速發展的經濟市場,如何激發內生動力,如何在競爭中增強實力?
混改是一個重要突破口,是一次打破原有體制的“新生”,是一場大破大立的變革。2016年以來,市供銷社以骨干企業為依托組建黃山供銷集團,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重點,以現代治企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推動社有企業發展壯大,爭做骨干、勇當龍頭。
目前,市供銷社社有企業90%以上為“混企”,在軟包裝、新材料等不同產業領域布局,優化產業結構,設立綠色新材料基金,夯實可持續發展多元支撐力,截至10月底,擁有控參股企業116家,其中一級企業52家,10家制造企業全部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擁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專精特新冠軍企業1家。
“改”出來的產業新動能
8月9日,深交所傳來好消息,黃山谷捷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IPO成功過會;11月6日,獲中國證監會注冊批復,進入股票發行上市前的最后沖刺階段,將成為市供銷社第二家社有上市企業。
作為一家專業從事功率半導體模塊散熱基板研發、制造與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23年,谷捷公司車規級功率半導體模塊散熱基板產品全球市場份額占比超過32%,穩居全球第一。但成立之初,企業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從混改入手,企業破局。
在完成體制機制轉變后,市供銷社積極借力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要素資源配置導向作用,鎖定科技創新,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社有企業技改提升。堅持發展眼光,緊盯新能源汽車細分市場,堅信世界先進水冷鍛造工藝大有可為,2012年增資谷捷公司,成為第一大股東。
“企業改革發展進程中,技術創新始終是核心驅動力。”公司副總經理程家斌介紹,近年來,在市供銷社大力支持下,公司積極搶抓市場機遇,提升產能規模,加大技術研發及創新投入,產品性能超越國際同類產品。比如在創新運用冷精鍛工藝生產銅針式散熱基板方面形成一系列核心技術,填補境內企業在車規級功率半導體模塊散熱基板產品領域市場空白,競爭優勢愈發突出,客戶覆蓋國內外知名功率半導體廠商,為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和迭代升級樹立了標桿。
2018年,企業扭虧為盈。2023年末,企業資產總額5.6億元、銷售收入7.59億元、利潤總額1.91億元、上繳稅收0.68億元,比2012年分別增長33.3倍、123.8倍、1271.7倍、325.3倍。
市供銷社還通過資源互補,引入深圳賽格、上汽科技對公司進行戰略投資,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并推動公司改制設立股份公司,促進治理決策機制健全。
“改”出來的資本新空間
混改其實是供銷社社有企業與社會資本的取長補短、合作共贏。與誰合作、怎樣混合?
市供銷社因企制宜,遵循存量企業按混合所有制優化股權結構、新增企業以混合所有制組建思路,加強各層級社有企業間產權、資本和業務聯結,積極推動“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
——堅持投資主體多元,通過引入相對分散且資源互補的多元股東,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股東相互制衡,促進治理決策機制健全。比如2019年投資1.5億元,聯合1家民企和2名自然人組建黃山友誼南海公司新上TGIC項目,參股各方優勢疊加,合力推進項目基建、設備調試、環保審核、客戶開發等工作,從建設到試產只用了15個月,試產半年就實現銷售收入9500萬元、利潤3800萬元,成為集團新的經濟增長點。
——合理規劃股權結構,遵循以盈利能力而非話語權為合作考量因素的理念開展項目合作,從而持續提升社企的整體競爭力。如安慶華蘭科技有限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遭遇瓶頸,若要進一步發展壯大,就必須尋求對產業發展具備戰略意義且能夠左右未來走向的合作者。于是,市供銷社決定引進中國膠粘劑行業規模最大的上市公司——回天新材實施戰略重組。重組后,回天新材持有51%的控股權,這一變動顯著增強了安慶華蘭在技術、渠道和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面對新機遇新挑戰,市供銷社還優化資本布局,以直接融資、評級發債、銀行信貸、新設基金等不斷提升信用評級和資本運作能力,開啟“供銷+金融”發展模式。
改革無止境,揚帆再出發。2024年3月,以市供銷社(供銷集團)占股51.5%、市國資占股 48.5%,成立黃山產業投資集團,在全面深化改革上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新起點上,黃山供銷集團將縱深推進社有企業改革,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